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咱们拿到血常规单子时,是不是总被一长串指标看得头大?其实不用挨个琢磨,有几个是核心,搞懂它们就行。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首先得看白细胞。你可以把它当成身体里的“卫兵”,专门负责对付细菌、病毒,甚至是坏细胞。要是它的数量偏低,就可能意味着免疫力有点“偷懒”,身体对抗外敌的能力会下降;反过来,如果它明显升高,大概率是体内有“战斗”正在进行,比如感染了。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然后是血红蛋白,这个指标直接关系到“贫血”与否。它的主要工作是给全身各个器官“运送”氧气,要是它不够用了,身体就会发出信号——比如头晕、没力气、心慌,甚至吃饭都没胃口,这些都是缺氧的表现。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第三个关键指标是血小板,它堪称“止血小能手”。咱们手指不小心划破了,血不会一直流,过一会儿就能止住,全靠血小板在“默默工作”。如果它的数量太高,血液可能会变稠,容易形成血栓;要是太低,止血能力就会打折扣,出血的风险也会跟着升高。就像吃阿司匹林时,它会稍微抑制血小板的功能,所以才会提醒大家要注意出血情况。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除了这三个核心指标,还有两个相对次要但也挺有用的,就是淋巴细胞比例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比如感冒发烧时,要是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更可能是病毒在“作祟”;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话,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里要特别提醒一句,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对病毒可是“束手无策”,千万别一不舒服就随便吃抗生素。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那看到指标旁边有箭头(升高或降低),怎么判断严不严重呢?如果上面说的这几个关键指标异常明显,比如超出正常值20%以上,或者好几个重要指标一起“出问题”,那就别拖延,赶紧去血液科看看,排查一下有没有其他问题。
至于其他那些不常听说的指标,如果只是它们单独出现箭头,而前面说的核心指标都正常,那就不用太紧张。比如血小板分布宽度高了点,这真不是什么大病的前兆,更不代表会得白血病,别自己百度吓自己,很多时候这些单独的小异常说明不了什么。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富灯网配资-配资查询114-海口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实盘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