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怒!甘肃一幼儿园给孩子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血铅异常。
近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卫生健康局发布通报称,麦积区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众反映,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目前已对涉事幼儿园负责人立案侦查,对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将严肃追责,其他相关调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目前,已经有19名患儿,跨省前往西安救治。
麦积区健康局的通报倒是很”节约“,简洁到让人不知道所以然。幼儿园含铅添加剂为何物?添加于水、食品还是用具?他们到底出于哪种目的?到底有多少儿童血铅异常,程度几何?立案侦查涉及几人?涉事幼儿园是否仍在运转?哪些部门监管失守?对这些已基本查明的事实,不能以“调查未完”为由含糊其辞。
此事关涉儿童健康与公共安全,性质严重、令人揪心,通报理应公开透明、应报尽报,不能回避敷衍。
每每看到把魔爪伸向孩子时,总是让人血压飙升。这家在天水当地颇有名气的所谓“高端幼儿园”,每学期学费6000块,比很多家庭一个月收入都高,家长咬着牙把孩子送进去,图的是吃得好、教得好,结果呢?幼儿园把本该花在孩子身上的钱,”节约“进了自己兜里,转头用塑料添加剂给孩子做饭,这哪里是幼儿园,分明是黑心商人开的“投毒作坊”。
这种含铅的添加剂是一种塑化剂,一般用在塑料制品上,使塑料更有韧性,没想到被这些人用到了食物中,真的是丧心病狂!
血铅中毒对孩子的伤害,说起来就让人心疼。铅这玩意儿进了身体就赖着不走,会像钉子一样钉在骨骼里,一藏就是好几年。孩子的大脑、神经、骨骼都在发育,铅一进去,智商、注意力、身高全受影响,这些损伤都是一辈子的事。
更让人生气和担忧的是,铅中毒极具隐蔽性,早期症状和普通积食、缺钙等现象极其相似。家长就算天天盯着孩子,也很难发现异常,很容易和孩子胃口不好联系在一起。加之孩子又处于什么也不懂的年纪,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排查起来难度更大。
铅是强神经毒素,尤其危害发育中的儿童,损害智力与神经系统。其早期症状(厌食、呕吐、腹痛)极易被误诊为普通肠胃问题或“上火”,极具隐蔽性。牙齿发黑(铅线)是典型体征。铅一旦进入体内,排出极难!它能在骨骼沉积多年。那些被毒害的孩子,以后上学跟不上、工作受影响,这笔账到底该算在谁头上?
含铅塑化剂是做塑料用的东西,正常人谁会往嘴里塞?幼儿园到底是为了啥,竟然就敢把这种毒药掺进孩子饭菜里。让人无语的是,孩子出现呕吐、厌食这些症状,幼儿园一声不吭,任由医院当成普通肠胃病治。直到孩子血铅超标到住院,家长闹起来才东窗事发,他们明明知道添加剂有问题,却把孩子当实验品,拿健康赌自己不被发现,这种行为和蓄意谋杀有什么区别?
儿童血铅水平 没有安全阈值,任何暴露都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源头管控是唯一有效防线。
一个幼儿园长期用违规添加剂,愣是没人发现,这暴露了从食材采购到后厨操作、从园方自查到部门督查的漏洞。我们不禁要追问一句:还有多少看不见的“铅”潜伏在孩子身边?当地的监管部门,平时都在忙什么呢,日常检查是不是只看文件不看后厨,来一趟转个圈就走了?是真的查不出来,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现在出事了才说“严肃追责”。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命根子,连幼儿园的饭都不安全,让家长怎么放心?这次必须把蛀虫连根拔起,把监管漏洞补上,不然今天是天水的孩子铅中毒,明天不知道哪里又会冒出“毒幼儿园”。
富灯网配资-配资查询114-海口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实盘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