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寥斋诗话
一
余谓作诗唯两事而已,曰炼意、炼格。而才情学识为之辅翼。意与格缺一不可。不重诗意,易以铺陈为能事;不知诗格,易以尖巧相矜夸。余所谓诗意者,兼意蕴、意境两义。所谓诗格者,兼格局、格调两义而更广,中有只可意会不易言说者存焉。诗有初读觉有意思,终不堪玩味者,往往坐其格卑;又有气魄摄人,而一览不肯复观者,往往恨其意薄。格可小而不可卑,小不害其高也;意可浅而不可薄,浅不害其醇也。知此,则可与谈诗矣。
二
余于滇中诗人,甚服皎姐泛园风格多样,慷慨、清切、温丽、悱恻靡所不备。前月昆明之会,余尝摘君《鹊桥仙》下阕以呈寒师,师亦称善。其词云:“少年心绪,伊人名字,几本春樱日记。当初一写到相思,便涂作、英文花体。”能写当代人经验,而不损词体之低徊婉转,一泯古今隔阂。君诗尤佳,近作如《冬至值小鼠蹒跚涉雨》:“水门汀上偶相趋,雨细天寒态岂殊。他日安知身不是,听人灯外醉呼卢。”怜一鼠竟平添身世之感,读之使人怆然。另摘句如:“饱看分缰客,俱成失路人。”(《柳》)、“石崖拥暮树,野菊发秋嵚。”(《动车过贵阳蓦地惊觉廿四载未经此地矣》)、“惯于斯世观蜗角,能向几人谈海桑。”(《己亥冬夜与鹏飞师、庆辉兄小聚,匆匆别后,兄有诗来,题此遥答。》)、“六七月间多轶事,二三子尚吊先生。”(《有悼》),俱佳。六七月句连用两近事,两事本有关联,尤为妙手偶得,况其中有悲愤存乎!兹更录其旧作数首以飨读者:
《暮春赴文山途中口占》:
又是村村种菜时,耕春齐趁雨如丝。
小牛犁到山边地,争向青坡啃草皮。
《无题》:
一粒鲛珠悔受卿,年年别夜向人明。
何当掷作山头月,为照归来鹤羽晴。
《凭窗即景》:
村居向暮野烟微,手把残编送夕晖。
门外山山青不语,隔墙呼伴小狸归。
《对多肉绿植有题》:
悖时深负扫眉狂,小隐新求壶内方。
也效五陵轻薄子,区区玩物葬流光。
《夜归》:
山林微雨后,去路别虹霓。
松雾随车卷,市声过岭低。
一村灯已静,三径草初齐。
小犬候门久,扑人溅翠泥。
《岁末读八大鱼图》:
滟潋晴波看却无,红莲白蓼旧江湖。
劫灰证以三千界,愁酒浇须一万壶。
世路何堪青眼对,辙痕其奈紫鳞枯。
咸鱼久失生涯望,片纸云蓝安可濡。
《不能琴而素爱之题以解嘲》:
十年案置喜其喑,偶掸蛛埃色愈沈。
木也斫来山片段,弦兮记得水声音。
小狸斜拨分天籁,素指虚张想凤吟。
看了龙弧高壁上,从卿默默坐倾心。
君诗颇多新造词,然其佳者多不在新造处,此似可深思者也。
三
作诗用翻案法较易成篇,而白战之难能可贵亦坐此。譬犹议论,驳一论较易,立一论则难。翻案处若徒与古人为难,不见深意,则弄巧成拙,不足为贵。放翁七律好破前人馀地,或径作翻案语,如“先民幸处吾能胜,生长兵间老太平”、“人生念念皆堪悔,敢效渊明叹昨非”、“桃源自爱山川美,未必当时是避秦”,俱能佳,殊难得。
四
青莲诗中风流自喜处已不佳,而更有俚直浅浮不自检点者,此为最下。世间曲士所赏往往皆此类。放翁《老学庵笔记》尝讥之云:“盖白识度甚浅,观其诗中如’中宵出欲三百杯,明朝归揖二千石’、’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金锁贤’、’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一别蹉跎朝市间,青云之交不可攀’、’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之类,浅陋有索客之风。集中此等语至多,世俱以其词豪俊动人,故不深考耳。又如以布衣得一翰林供奉,遂云’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亲’,宜其终身坎壈也。”予谓青莲以一狂士为此等语,尚有可恕之道,后人欲学其大言,徒成笑柄。
五
顷见徐长鸿先生《枕石庐诗话》甚称清人顾玉停咏砚诗,谓能以小见大。其作云:“端溪谁割紫云腴,万古文心向此摅。小点墨池成巨浪,就中飞出北溟鱼。”予谓此作固佳,尤赖转结设想之奇,使全诗生色。然末句本出李白《草书歌行》:“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既有所袭,价当减半。亦可见得一新语、新意之难也。余尝有《忆旧》数章,其一云:“生事商量到细微,囊萤早验古人非。煤油不抵连宵用,苦向窗前乞月辉。”盖追忆少日求学之难也。唯晚间得暇做作业,煤油既尽,则囊萤之举亦尝有之,而萤火微光,难以为用,知古人之非也。诗虽寻常,自谓能道情实。后见少陵《萤火》颔联云:“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乃知此意非余独有,深悔向日读书之粗。
六
寒师示以胡小石《杨柳枝》二首之一:“嫩翠轻黄欲化烟,赤栏桥外水连天。寻常一样垂杨树,栽向江南便可怜。”甚有韵致。余于胡诗未睹全豹,仅于网间读其古近体诗百馀首,钞律绝数章备忘。《莫愁湖》三首其三:“回雪吹香古大堤,柔波曾几照旌旗。斑骓休系东阑树,愁损青青万柳丝。”有唐人风神。“柔波”极温柔语,“旌旗”极凛冽语,合为一句,不尽沧桑之感。《白华邀同仲子、确杲诸公听董莲枝词,喜衡如新自成都至》三首其二:“水阁秦淮灯万星,董娘秋老唱《闻铃》。郎当此日同为客,夜雨千山忍泪听。”“同为客”者,犹杜甫重逢李龟年于江南也,其感喟遂有着落,否则仅一流连光景之作,有何可取。
更录数首于左:
《题郦衡叔所寄画》:
烟树溪桥似董源,缄开便听水潺湲。
张灯钉壁殷勤对,客里从今有故山。
《廿六夜书感一首亦不知其所云何谓也》:
春来春去两茫然,万恨分明落眼边。
荷沼新开中妇镜,榆阶满撒沈郎钱。
游神黄陌朝呼酒,温梦青袍夜叩天。
梵吹鱼山成底事,陈王终古指潜渊。
《移蕉》:
数寸芭蕉初种时,移栽今日不胜悲。
薄身纵是禁风雨,浮世无如有别离。
作佩赠人输薜芷,拔心祝汝类菤葹。
天荒地老孤根在,分付墙阴好护持。
胡诗温柔含蓄,诚渔洋之嗣响。以上数诗,余尝于秋夜钞诵,口不能释。然集中下者亦不免与渔洋同病,盖言之无物耳。
七
余与罗小山君于时见泰半不合,而其诗各体皆有佳者,不失兴象之妙,尤以意胜。所作皆赖功力成之,非得于自然也。然诗人功夫,正在炼意炼格,但欲其通篇流转合乎情理、达于自然,非必成于自然也,否则将置山谷、后山辈于何地。
《绝句》:“骑龙骖凤上天门,回望人间忽断魂。落日半规吞大野,黄河一线割中原。”气象不凡。
《残荷》:“断茄衰叶垂秋水,空忆红蕖满浅滩。画舸交来花气暖,游蜂倏去暮光寒。大都好物难长久,不仅嘉莲易败残。嗟汝当时惜颜色,今谁拗去插瓶看。”别有意味,不独写荷而已,可玩。
《题未定稿》:“秋暑未退晚如火,读稿当窗褰帘坐。支颐不知夜已深,一一恍见当年我。’借看春花看美人’,居然二十极婀娜。’犬藉权门向客吠’,三十笑骂无不可。四十言语脱乖张,’但设无弦琴在左。’自谓少作真可弃,春心发动不能躲。三十面目但丑陋,至今依旧性偏颇。今作人笑多伪诈,亦偶逃禅参佛果。欲删下笔但踌躇,字字珍似灵珠颗。不删只恐遭诽谤,无病呻吟篇章夥。删不删间诚作难,丈夫胡为此琐琐。明年见识当更进,一笑长江月将堕。”检己作,得意与未善处难为区分:文本未善者,或有心事存焉;文本完善者,或恨其太伤刻意。此意人人有之,独君道出。自纠结归于旷达,不惟心迹,亦诗法也。
八
挹风斋主李江湖素以绝句驰名,《整理诗稿》二绝其二云:“卅年行迹北南东,说剑攻诗两袖空。少作悔而删未尽,留他数语记青葱。”诗自佳。删不删间,情怀惘惘。所耿耿难释者,流水光阴、萍蓬踪迹也,非止于诗。庆辉兄尝举以相示,颇称之,又别有一说,其略云:“某类人少作或稍见意气风华,临老气颓,仅剩应酬、打油,概不足观。所宜删者正晚年所作,非少作也。”说非无理,然亦因人而异。作者功力眼界逐年而进,常理也;愈进愈觉旧作可删,常情也。考李君本意,不唯删汰,且极严苛,仅“留数语”而已。诗既属艺术之一种,则必间有所舍,乃能进步。或不免限于天分、学力、精力而终身无成,态度固当如此。放翁、东坡以地负海涵之才,千载以还,犹不免泥沙俱下之讥。我辈才学视古人既已悬如天壤,去取之间,可不慎哉。
九
诗学古人,所学者无非字句篇章数法而已。至于风度胸襟,虽学,他人亦无从得见。山谷学杜,古今共识,拟杜句式甚多。姑举一例,杜诗云:“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山谷则云:“诗罢春风荣草木,书成快剑斩蛟鼍”,又云:“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复云:“妆罢黄昏帘隔雨,曲终清夜月当轩。”皆胜原作。真善学者也。山谷诗惠人独多,亦在有法可学。
十
铉鼎斋胡长虹兄,为诗诸体皆善,尤以五律锻炼最精。杨雪窗君尝为选刊,搜检甚易,不凡赘引。余尤赏其一联曰“云飞潭作镜,松挺雪崩窠”,上句他人或亦能道,对句则形神俱见,令人击节赞叹。此情景余少日乡居所惯见,洛诵再三,真无一字可易。非真能守静以体物者不能道也。
十一
自东坡和陶以来,渊明诗人所共称,几无异辞,余独不能知其精妙。及读少陵《遣兴五首》,有云:“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顿生英雄所见略同之感。然少陵又云:“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是亦未尽非之。余所见虽与人不同,岂敢尽黜陶诗,他日重读,见解大异亦未可知也。
十二
久不见同郡蒋兄永桢,近读其客岁七言律,诗力颇进。《务基秋夕》:“炊烟散入柳塘深,九月新来度积阴。小镇楼低斑落落,大江波缓碧森森(可望金江)。黏天云重将劘岫,拥涧林疏不坠禽。可爱明朝东陌上,露珠团到菊花心。”《独居》其四:“芳草侵阶天欲暝,相望不厌数峰青。往来依约堂前燕,明灭如期池上萤。林暗可寻修竹倚,楼危深得好风听。莫愁有酒无知己,月色微微到僦庭。”二诗皆可诵。若论炼字之精细,似尚有馀地。另摘句如“木脱鸟冲天远大,嶂高云戍谷谽谺。”(《田壩道中》)、“激舠波滚龙鳞大,绕客花飞蝶翼幽。”(《马湖》),皆不恶。蒋兄近年倾力网罗、钞存昭通前辈诗人遗作,其诗亦随之而进,信夫天道之酬勤也。以如此诗格,假以数年书卷之功,沉其心性而富其阅历,其成就安能限量。
十三
小陋轩主李光平兄尝以江湜《坐小车行二十里许》、《岸旁》两首五言古诗相质。余答曰《岸旁》较好,《坐小车行二十里许》则尚有可议。其诗云:“小车转只轮,用人则以两。下坡挽者俯,上坡推者仰。劳我如据鞍,坐听轧轧响。喜无头篷遮,却见天宇敞。萧萧风动林,激激水侵壤。前登尽高冈,廿里困下上。是身行世涂,何物可凭仗。既免徒步劳,劳生无馀想。”余谓此诗前数句描摹甚细而笔致廉洁,甚好。后半则无以为继,结尤未善。乘车者虽免徒步之劳,奈拉车者何?后数日,余复持此诗质于泛园皎姐,君所见与余略同,且云:“此题倘出少陵、乐天笔下,当不止于’劳生无馀想’。”所说甚是。光平为诗力求真实,绝去浮词,取法既正,时见亲切动人之作。然并华藻、妙思一并弃而不取,则过矣。《周易》但云“修辞立其诚”,未闻立其实也。诗多不实而佳者,亦有实而不能佳者,不可太泥。
十四
木心颇以诗人自命,而所作不能相副。即以其名作《从前慢》而论,亦甚寻常。其诗云: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此诗前三节已辞义完足,末节不但于诗意为累赘,且音节亦不谐。仅以前三节论,不失为合作,寥寥数个意象,传递一种追往伤今、惘然低徊之感。然求之全集,此种百无一二。盖此君既不甘于仅托身新文学,于旧文学所造又浅,新旧未能浑化,徒成夹生,两失之矣。于诗一道,亦徒负诗情、诗兴,绝少诗才。至于其人观览之广、思想之深,在今日中国自属罕见,不待论也。
十五
诗有寄托,其味较厚,即陈寅恪所谓诗须有两层意思也。然亦不可一概而论,要须切题切事。如涉人伦交游者,不必定有寄托,但亲切动人即好。鄙意诗去其寄托不论,尚能感人者,是真好。少陵落木萧萧、长江滚滚,不必有寄托亦堪讽诵。所托无定指,读者但以己意忖度,而人人仿佛得之者,尤好。如义山近体。一言以蔽之:先须有辞章之美,始能更进一步。
十六
蒋兄永桢以邑贤张璈诗数十首命余校读,即随笔记之。璈字云雅,号华亭,云南镇雄人,咸丰二年壬子科举人,著有《词谱本意》、《滇云集》。所读数十章诸体毕备,而以七绝为擅。有《饯春词三十首》,钞其可诵者二:“花开花落到蓬茅,惜别如怜冷淡交。一样花情同领受,不辞清供只山殽。”“绸缪无计挽春帆,醉后凭他众卉芟。别绪似教传燕子,梁间留与话呢喃。”七古数章,纪官军破贼事,叙较平实,一涉议论便俗。七律乏深致,有题为《忆梅》《访梅》《问梅》《赏梅》者,余谓此等题目皆自寻烦恼,殊非上选,倘无华词、深意,必成俗调。
十七
读王悦笛诗,常服其想象之奇。《疫后犹惯戴口罩,为怪余者解》:“辫影民初想遗老,飘萧脑后曳前清。”《班车往返经京承高速,电塔林立道侧,凭窗惯看有赋》:“剔肉只馀钢作骨,无僧偏许塔为名。”《醉失手机》:“古人把酒杯,忘机每醉归。昨夜山崩玉,吾亦忘吾机。”皆凭空设想,强作关联,令人大笑。亦有淡而有味者:《班车过京密引水渠边草场有群羊受牧》:“敕勒川歌景不殊,苍苍穹帐盖寰区。车帘缝隙犬羊影,城市边缘山水图。此日风低见头角,他时筵盛对膻腴。平生进退鞭丝下,客过郊原心与俱。”王君少作典雅纯正,功力甚深。近年似刻意求变,参以现代语汇犹技术之事,兼具现代意识,则颇可称道。余将拭目以待其来日杰作。
十八
昔年求学聊大,始粗解诗律学为韵语。其时校中能诗者绝少,偶有一二教授好此道,所作庸俗不可读。友辈中独李壮逸之学长博闻强志,能作亲切温厚语,既蹈仕途,今亦罕见其作也。
又尝见哲学系某教授微博签名一五绝:“鬓发几星星,风霜亦饱经。伤心池畔草,不似往年青。”雅人深致,诧为难得。后乃知此实古人诗,余误以为该教授自作。虽误会,不碍此数句于余启迪不少。
十九
拙见次韵、集句、唱酬之诗皆宜少作,非发于不可不发者,可不必作。然既有所作,作者人人莫不自以为性情所到、非作不可,此亦自知之难也。唱酬但情真意切,犹有可取。次韵、集句则纯乎游戏,不足称诗。因忆昔年尝有《除夕怀人》集句一律云:“楚女梅簪白雪姿,人间踏地有安危。去来今昔几男子,生死湖山全盛时。虫臂鼠肝元自定,善根慧业总成痴。晓钟声断严妆罢,怀抱何由得细知。”(依次集自杜牧、陈与义、刘弇、龚自珍、许及之、陈三立、花蕊夫人、陈师道。)所怀者为当代奇女子,余亦自负颇切其人其事。以呈寒师,师以儿戏相诫,余乃大悔,自此不复作集句诗,并次韵一并弃绝。偶有一二奉命之作,惶恐不敢以诗自视。
二十
诗之高下,可以题材相类者对比而见之。余谓东坡《听贤师琴》《润州甘露寺弹筝》非不佳,然胸中既有少陵《夜闻觱篥》、昌黎《听颖师弹琴》、乐天《五弦弹》《琵琶行》诸作,便觉东坡二诗不足道。泛园皎姐见余此说,为补青莲《听蜀僧濬弹琴》以广吾例证。礐庵张博士复补以东坡《舟中听大人弹琴》。罗小山则云:“题材不新,亦是死路。”所说皆是。大抵诗欲佳,非有新材新意,即须高情远韵,以力避俗滥为是。
二一
以拙作五律十馀首分别求正于泛园、光平、长虹、雪窗诸君。以向日所知,诸君论诗虽各有偏嗜,而宗旨相去亦不甚远,不意于拙作之优劣处见解大不相同,此是而彼非,此非而彼是者不在少数。由是知读诗与作诗相类,皆一时兴到,无甚定则。其中又以雪窗剖析最细,字词之当否,章法之转承,皆能洞烛幽微。此虽技术末节,然庖丁解牛,非一十九年锻炼之功,又安能批郤导窾、游刃有馀哉?况其议论深中余病,即素所自谓工整者,得君指瑕而知犹有未善。微君直言,吾恐终身不能自知矣。《礼记·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得从数子游,庶免余寡陋乎?
二二
近体诗避重字,唐宋名家已颇留意,独东坡不甚计较。余尝验于东坡七律,诗甚佳而字重出者比比皆是。《和子由渑池怀旧》、《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其二》、《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其二》、《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移庐州,因以别之》、《病中游祖塔院》、《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二》皆属其类。东坡诗浑沦万象而气脉贯通,故不甚以细节为务,后学既逊其才华气象,正当力除瑕疵以逃粗疏之讥,未可引以为据也。
二三
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首句云“文章有格交有道”,余读之悚然而惊。句亦无甚高妙,特以议论正大取胜,即其自道“有格”耳。古今诗论格调之高,似无过韩昌黎。《县斋有怀》:“少小尚奇伟,平生足悲咤。犹嫌子夏儒,肯学樊迟稼。事业窥皋稷,文章蔑曹谢。濯缨起江湖,缀珮杂兰麝……”《孟生诗》:“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尝读古人书,谓言古犹今。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骑驴到京国,欲和薰风琴……”《石鼓歌》:“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陵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珮鸣相磨……”皆足廉顽立懦,使人精神大振者。
二四
吾友佛山李志云,自号凫洲妖道,为人纵情任性,歌哭无端、俳谐笑骂,俨然《世说》中人。于诗喜唐音,词推北宋。能以清新自然之笔作长调,殊觉难得。有《金缕曲》一阕则变徵之声也,词云:“咽露凄蝉哑。卷湘帘、空阶如水,月明风乍。岁岁秋来秋更老,几度乡关平野。正木叶、萧萧寒下。江上琵琶催客泪,算沦落、岂必天涯也。舟不系,暗潮打。 百年我亦伤心者。损回肠、西楼独倚,素弦弹夜。旧曲司空应见惯,赚杀多愁司马。却又是、春衫作嫁。尽道沈郎腰带窄,悔无端、漫惹闲情话。恐再瘦,已盈把。”唏嘘呜咽,若有不甘,真斯人也而有此词。
二五
诗可作伪,故不足以见作者品格。况人本难于自知,多有小人自以为君子者,迤迤然作冠冕语。然诗必肖其秉性,则无疑也。盖秉性天生,自然流露,作伪者虽易其形貌,不能变其神采也。性刻薄者,可强作宽容语,而诗必不能浑厚;性冷淡者,可强作热情语,而诗必不能秾艳;性俭吝者,可强作大度语,而诗必不能慷慨;性褊急者,可强作温和语,而诗必不能蕴藉。此性分也,不必与品格相关。
二六
胡先骕《忏庵诗稿》众体兼备,七绝多坳句而声调甚哑,无多可取。七律量多且工稳,唯恨少杰特之处,但记数联:“杂树纷披摇月影,流萤开阖乱星光”(《夜气》)、“秋仲尚骄残暑意,云开最好隔篱看”(《闲玩月色有赋》、“风定松林闻雉呴,桥欹花影乱溪流”(《小病累日,偶憩森林院松林中率成》)。五律时有佳篇佳句,“去住各随运,鸥凫休浪猜”(《江上闲眺其二》)”、“强欢翻促泪”(《泰和杂咏二十首》)皆饱经世故语。五七古甚多游览之作,时见佳处。似以《北雁荡》与《水杉歌》为全集之冠,唯《水杉歌》结句东风西风之说,俗不可读,非忏庵胸次也,或亦不免为时代所迫,不得不尔。然此诗终不可废。
二七
苏子瞻《上王兵部书》:“骐骥之马,一日行千里而不殆。其脊如不动,其足如无所著。升高而不轾,走下而不轩。”与其诗《韩干马十四匹》:“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同一机杼,皆言马之神骏者,虽疾走若奔雷而体态不乱。此与今日健身者喜谈之“核心稳定”,同一道理。
二八
同治八年二月十六日王湘绮家被盗,失八衣,而遗一裘未为贼取去。湘绮次日作赠盗诗四绝,有佳句:“囊橐曾行万里来,海波烽火不能灾”、“羊裘珍重与严光,好去持竿大泽旁”。意殊旷,浑不受细事所扰。湘绮一生坎壈,而刚经柔史苦读不辍,虽灶冷瓢空之际犹不少歇,盖亦得益于修养功夫耶?然其于子侄辈多鞭笞嘲骂,又与此不类。
二九
读同郡蒋润兄近作,功力愈深,《夜过滕王阁》:“高阁倚江发清辉,我来零雨尚霏微。夜深光芒忽阒寂,斗拱檐牙出若翚。栋宇几经成住坏,今此所临是耶非。朗咏落霞孤鹜句,行看绕树蝙蝠飞。岸渚数点垂纶者,摇炬欲照江鱼肥。得鱼食之酒宜饮,遑论昔贤与我违。坐久渐觉风吹胫,江山寂寞真可欷。空对槛外东流水,目劳身倦不如归。”高情艳思,迥绝俗流,如读昌黎《山石》诗。
三十
孔颖达疏毛诗有云:“至于变诗美刺,各于其时,故善者言美,恶者言刺。”美刺遂为诗之一途。今之作者则不然。老干部作诗但美不刺,固其学识、身份使然。一般作者尚云:“国家大事,肉食者谋之,与我等小民何涉?”此则于社会学说之发展、现代文明之面貌,了无所知。亦有遁言不关心时事者,非不欲关心,实不敢耳,尤足浩叹。
三一
《颜氏家训·文章》有云:“必乏天才,勿强操笔”,余于诗自信能读,而不能作,犹时时不免弄笔者,习气难除耳。由此推之,凡自谓能诗而不屑作者,恐皆不免大言欺世。木心自称幼时作诗已神似唐人,然观其偶作七言诗及改写诗经,知其于旧诗实属门外汉。近见新诗名家西川高谈古诗,自负诗笔,而所作不辨古、近体,辞义卑俗,且往往不通,亦英雄欺人耳。大抵诗之一道,有作而不能者,未有能而不作者。
三二
《全唐诗》载唐太宗李世民诗凡六十九首,摘出两句:“游莺无定曲”(《采芙蓉》),“未佩兰犹小,无丝柳尚新。”(《谒并州大兴国寺诗》)李世民不如其玄孙李隆基之擅文辞,然观其《帝京篇十首序》云:“沟洫可悦,何必江海之滨乎;麟阁可玩,何必山陵之间乎;忠良可接,何必海上神仙乎;丰镐可游,何必瑶池之上乎。”有见如此,宜其为千古明君也。玄宗李隆基则云“犹期传秘诀,来往候仙舆。”(《送道士薛季昌还山》)诗固不恶,揣其志则去太宗远矣。然太宗暮年仍不免求仙问药,岂人无贤愚,老必昏昧乎?
三三
阅《全唐诗》,凡李太白与人作同题诗,白作往往高出他辈,此所以为天才乎!求之今人,唯韦散木天才恣肆,如有夙慧。必谓其诗为同辈第一,未必人人皆服。谓其天才为同辈第一,当少有异词。近见其七古《王禹同兄至拉孜逢藏民舞锅庄于野告之恨予提前一日返京不能到场亲观感而歌此》开篇云:“我不能追观葛天之古乐,操牛投足歌八阕。我不能遐瞻公孙之剑器,㸌如矫如动神气。我不能遥睇康居胡旋女之舞,心应弦曲手应鼓。我不能远访拉美之探戈,蟹行猫步姿婆娑。”排比四句,分言四事,章法大奇。以余之陋,仅见黄山谷《送王郎》似之而稍异。黄诗起云:“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酒浇胸中之磊隗,菊制短世之颓龄。墨以传千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韦诗奇逸,黄诗则兼能沉郁。
三四
“长歌当哭”,人知言之。唐欧阳詹《铜雀妓》则云:“歌声苦于哭”,是真解听歌者。此题乃相和歌辞,就题敷衍之。使果有此妓,得知音如此亦可以稍减其苦也。
三五
唐宣宗李忱,存诗与断句仅六首,已见才思。《吊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乐天身后荣名,足令李杜苏黄辈艳羡。此诗传唱之广,历朝君王所制唯汉武帝《秋风辞》、汉高祖《大风歌》、西楚霸王《垓下歌》、魏武帝《观沧海》《短歌行》及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堪比。
三六
大理山奇水秀之地,居者宜多诗兴。余居此地数年,间有所作,苦不能佳。杨雪窗游踪偶至,作数诗无一不好。《洱海》:“倒空蓝不尽,雪舞万鸥旋。浮屿矗孤寺,抱湖连百廛。风涛自成曲,天地本无弦。飘泊愧生理,何当老一椽。”颈联化自“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此联清人原作“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苍山”、“洱海”易作何山何海不可也?故原作实不甚好,居民特藉以自宝乡梓耳。雪窗隐去山、海之名,转觉洗练。
三七
唐人作《王昭君》者甚众,率多叙其怨画师、思汉家之意,独乐天《王昭君二首其一》悯其身世,深致哀怜,故卓尔不群。乐天诗云:“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三八
威宁毛溪山,今之古人也。其貌清癯,其神端肃。学诗自其乡贤郑子尹上溯山谷、退之、少陵,卓然有以自立。余尝谓当世诗人,所谓宗唐、宗宋者,十九不出清人堂庑。溪山乃能冥索独行,下笔不作宋以后想,天分、学力,缺一不可。五律《仙人岭观景台》其一云:“岩端牢架阁,百里见分明。此地一登眺,长风逼臆生。山川青未了,岁序夏初成。长诵简斋句,已应知我情。”(诵简斋“白日山川映,青天草木宜”之句。)使人齿颊生香。
三九
锦州王禹同,倜傥不群之士,读书极勤。好远游,游必有诗。毛溪山颇称赏其《冶春诗》:“雨中打桨最消魂,歌板何人劝酒樽。又向春波桥下过,小桃初发水西门。”王君作此诗时年方弱冠,其才情可见。近游西藏,多作五七古。《狮泉河》:“遥遥狮河镇,乱山登修绠。迤逦天葬台,参差秃鹫影。晓窗冻梦破,百里雾不醒。峻日升未升,人声满庐井。俜俜窥缠头,孑孑望摩顶。骈骈羊角接,团团瓜摊并。微微药铛烟,腾腾炊笼饼……”颇觉生动亲切。贵阳初晤,相谈甚欢。王兄自言有意训练“一意追摹,穷形尽相”功夫,其锐意进取如此。
四十
李志云言:“读五律,触目多佳处;读七律,入眼多劣处。乃知七律不易写好。”真一语中的。私意七律为诸体中最难工者,稍不慎便多套话、空话,太质实则又易失其神采生气,可谓左右为难。要之必以典实、物象充实之,华辞、壮采妆饰之乃可。前日与文种堂谈,君取陈沆《九日登黄鹤楼》诗示我,谓此诗雄奇阔大,中二联似不求对而自对,颇浑成,在黄仲则同题诗之上。或可由此一路深研云。所说甚是。陈诗云:“自从十岁题诗后,不上兹楼二十年。吟到雨风秋老矣,坐来天地气苍然。大江帆影沉鸿雁,下界人声混管弦。寂寞繁华千感并,浮云郁郁到樽前。
四一
后山尊杜,至谓杜诗无语不工,亦过矣。牧之“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洵为佳句。而后山以为少陵“千崖秋气高”一句足以兼之,而语益工。此论殊觉不当,盖牧之诗正妙在以“南山”与“秋气”比对言之,谓渠似有争雄之意,化静为动,愈增气势。少陵诗纯为静景,语虽工而意已拙,故不如。以此意请于寒白师,师云:“古人常以两句作比,殊无谓。诗句优劣当就其于整首之意义观之。如徐庶投刘备,则为第一谋士,附曹操即碌碌无所用矣。”
四二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引《漫叟诗话》:“诗中有拙句,不失为奇作。若子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句是也。”余谓此论实未见此诗佳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近一远,一低一高;“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一远一近,一高一低。四句分看则各成一景,合看又共成一境。眼之所见,一气写去,不假思索。而“两个”、“一行”、“千秋”、“万里”有虚有实,别饶趣味。若邵子《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前三句一气呵成,末句则强用数词,徒成凑泊,意味全失矣。
四三
同乡魏总,为诗深于锻炼,特重句法。尝从军西域,以旅况之非常,又谙其风土人情,所作遂与泛泛而游者不同。五律尤佳。《晓发桑桑》:“原气森三伏,边车远背乡。风幡传梵呗,雨户湿荧光。玄鸟惊声遁,黄花带泪凉。如何壮年迹,蓬转更投荒。”《藏式民居》:“云下羊如涌,篱边烟自腾。窗昏欣日照,楼动畏人登。长柜供神佛,高檐掠隼鹰。沙尘淹岁月,一住得无憎。”
四四
古人论诗语贵精而不贵多,《白石道人诗说》仅四百余字。细读之,则体制、章法、气格、韵度无所不包。欧阳永叔、杨诚斋作诗话亦不甚长,而前者多载故实,后者就诗言诗,皆不如白石之提纲挈领、以寡敌众。然非多读书者,虽明其理、服其说,亦无补于操觚自作。巧妇虽能,奈无米何?
四五
孟襄阳《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颔联:“旅馆归心逼,荒村客思盈”,实运以互文修辞,意为:旅馆与荒村,使人多归心与客思。而终不免意复之累。
四六
叶梦得《石林诗话》:“'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世多不解此语为工,盖欲以奇求之耳。此语之工,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所能到。诗家妙处,当须以此为根本,而思苦言难者,往往不悟。”寥斋按:此种诗本成于偶然,不可多得。使诗人必有此神会然后成篇,恐终身不过数章耳。诗固不可无所感动而强作之,亦不必专赖天机神会而偶掇之。中人中材,但能缘情体物、挥洒性情也足。
四七
《石遗室诗话》:“大概作诗不用典,其上也;用典而变化用之,次也;明用一典,以求切题,风斯下矣。”寥斋按:余平生作诗不甚用典,固缘腹笥之贫俭,亦殊觉此事之无谓也。啸则啸矣,何必比乎孙登;哭则哭矣,何必牵合阮籍。作诗贵自有立意,所谓“自有立意”者,无所本也。不必用典,非“必不”用也,尤非不读书之谓也,此不容曲解。
四八
古人读诗,必再三熟诵,穷其佳妙乃罢,故知之者深而得之者富。余读诗贪多务得,往往不能尽见其人得失工拙,所谓“欲速则不达”也。韩退之《醉赠张秘书》:“君诗多态度,蔼蔼春空云”,初读曾不能稍驻余眼,及见《石林诗话》标举之,乃觉其佳。
四九
陈石遗摘放翁诗近百句,赵瓯北摘放翁诗三四百句,二公同出者十不足一。余选放翁诗百余首,与二公同者亦仅十之二三。意趣之不同有如此者。石遗赏放翁诗如“名酒过于求赵璧,异书浑似借荆州”、“屏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使君岂必如椰大,丞相原来要瓠肥”之类,鄙俗不知有何意味。石遗于诗非无见地,而令人喷饭之论亦复不鲜。
五十
余少家贫,久困劳作,无从致书以读。长复疲于迎送,鲜能静坐观书。粗习诗文,盖偶然耳。前有客过,诘余曰:“足下自视诗文居何品?”余答云:“三十以前,粗鄙不文,无足道者。”客盖有意倩予为文者,徐复云:“未审贵庚几何?”余答曰:“明年三十”。因大笑久之。
寥斋诗话(21—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富灯网配资-配资查询114-海口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实盘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